廣州一翔農業技術有限公司
服務電話:020-37276205
聯系人:廣州一翔
地址:廣州市天河區柯木塱背坪社下街8號101
網址:www.9javar.com
跟著我國農業出產水平不斷提高,“水肥一體化”技能在馬鈴薯培養中的運用得到廣泛推廣,處理了馬鈴薯培養進程中遇到的多種問題。下面小編就來介紹一下智能水肥一體機在土豆培養中的運用。
一、“水肥一體化”技能在馬鈴薯培養中的運用特色
依據“水肥一體化”技能在馬鈴薯培養中的實踐運用狀況來看,它的運用特色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:1、節約人工2、便于水肥辦理3、均衡供水和上肥4、保護農業出產環境。一般狀況下,“水肥一體化”技能在馬鈴薯培養中的運用,只需求一個人就可以進行50畝地左右的辦理,只需打開事先設置好的閥門,將肥料倒入上肥池,就可以完成馬鈴薯的灌溉和上肥。由于“水肥一體化”技能選用的使“少量屢次”的灌溉上肥方式,薯種插播深度為12厘米左右,而且灌溉和上肥恪守的是“前期少、中期多、后期繼續”準則,使水資源和肥料得到充分利用。
二、“水肥一體化”技能的運用要點分析
1、合理挑選薯種
依據實踐培養狀況,挑選所需求的薯種,一般狀況下,挑選薯塊無缺、無凍傷、無病害、薯皮光滑、有原種類特征的幼嫩薯塊,以確保馬鈴薯的正常成長。
2、樹立灌溉系統
依據土壤成分、地輿條件、水肥來源、培養規格等狀況,設置適宜的管道系統,并依據土層深度、土地濕潤區面積、管道鋪設長度等樹立灌溉系統。一般挑選弱酸性輕質土壤或許沙土來進行培養,假如挑選在田間培養,則可選用可回收滴灌系統,便于馬鈴薯收貨后培養水稻。將滴管帶鋪設在兩行馬鈴薯之間的土面上,滴管帶一般為薄壁,滴頭之間的距離為25cm左右,滴流速度為每小時一點五升。遵循少量屢次的灌溉準則,每次灌溉的時刻大約為2.5h,灌溉面積為0.4hm2到0.6hm2。
3、擬定培養辦法
一般狀況下,選用“水肥一體化”技能,馬鈴薯培養耕深度為30cm左右,與豆類和谷類等實施三年到五年的輪作,在每年的四月和五月之間,土壤溫度到達7℃時可進行耕種,耕種深度為10cm左右,而且植株間的密度和行距為行距 90cm×株距 19cm,每畝地培養3700株到4100 株。另外,薯種的成長期限一般為7天,在耕種時可少覆土,待馬鈴薯種芽成長出來今后在進行從頭覆土,以確保滿足的馬鈴薯薯苗。
4、擬定水肥計劃
在我國北方培養馬鈴薯,選用“水肥一體化”技能,上肥設備一般選用壓差式上肥罐,在配套設施比較齊全的當地可以運用主動灌溉上肥系統。在擬定水肥計劃時,馬鈴薯的耗水量一般在480mm左右,在馬鈴薯的整個成長進程,前期堅持65%左右的水分、后期堅持75%左右的水分,可獲得較高產值。在馬鈴薯進入淀粉期時,水分不宜過多,以免形成薯塊腐朽,因此,水量灌溉堅持在62%左右就可以??偟膩碚f,馬鈴薯整個生育階段,水分灌溉大致分為塊莖增加期、麥苗期、開花期三個時刻段,滴灌次數依據實踐狀況來定,一般為10次,整個生育期的水量堅持在80%左右適宜,灌溉定額為每畝地六十立方米,假如土壤出現干裂狀況,要當即進行松土,以確保薯種吸收充足養分。
馬鈴薯的整個成長進程對養分的需求狀況是:耕種時期,依照規定的份額上肥,使讓薯種趕快發芽;待到麥苗時期,可噴施一定量的氮肥,讓麥苗快速成長,并及時壟土除草,以削減蟲災對麥苗的侵害;到塊莖構成和增加時期,需求施以較多的肥料,養分要占有馬鈴薯整個成長進程的50%以上;到淀粉累積時期,上肥分量削減,為整個上肥總量的25%,以促進馬鈴薯無缺成長,確保馬鈴薯的產值。其間,養分的份額是基肥與追肥為1:3,基肥為過磷酸鈣、有機肥和硫酸鉀等,而且每十天追肥一次,整個成長進程要追肥八次。
5、執行水肥辦理
在進行馬鈴薯的水肥辦理時,要常常觀察滴管,避免發作阻塞給水肥灌溉形成影響。一般狀況下,肥料包含磷酸一銨和二胺、尿素、硫酸鉀、硝酸鈣、粉狀氯化鉀等,一般挑選水溶性粉狀復合肥,便于水肥灌溉。
實踐操作進程中,只需將肥料倒入上肥池,然后啟動上肥泵,水肥灌溉系統就會主動吸收水和肥,經由水泵吸入滴灌系統,不需求人工到田間進行實地操作,而是由灌溉系統直接運輸馬鈴薯的根部。在灌溉進程中,要注意將不同的肥料分開施用,而且灌溉完今后要將管道沖刷潔凈,避免不同肥料之間產生反應和藻類出產阻塞管道。
三、“水肥一體化”技能在馬鈴薯培養中的實踐運用效益
“水肥一體化”技能在馬鈴薯培養中的運用,前期出資一般為每700m2500元,運用壽命為3年,假如購買更好設備,灌溉系統的運用壽命可以更長。依據實踐運用狀況來看,馬鈴薯的年產值可增加20%左右,水資源節約50%左右,農藥運用量削減25%左右,勞動力節約15個人左右,處理了水土流失問題,使環境得到保護,具有明顯經濟效益。